12月8日,由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聯合主辦的“2017年全國工業企業品牌培育經驗交流活動”在成都舉行。活動吸引了有關省(市)、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系統、中國質量協會等有關行業協會和技術機構以及全國工業品牌培育試點(示范)企業共300余名代表和專家參加。
在為期兩天的時間里,與會專家和企業代表們圍繞“品牌”二字,紛紛建言獻策,共商品牌塑造之道。
為何要創品牌?
破解產業“小而散”,提升品牌競爭力
“沒有品牌,市場不接受,成都雖有‘女鞋之都’之稱,但一直缺乏有高知名度的龍頭企業帶動,沒有品牌優勢,產品叫不響,只能走低端。”成都卡美多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劉鷹的一番話引起了與會人員共鳴。
“品牌的意義,不僅是為產品標注獨有的名稱來提高識別度,關鍵是以品牌所具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實現溢價。”劉鷹說,卡美多在全國有400多家專柜,主要面向中低端消費人群,“我們的鞋質量好、穿著舒服,但賣不起價,關鍵就在于沒有響亮的品牌。”
“成都女鞋的品牌困惑也是很多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普遍面臨的問題。”工信部工業品牌培育專家組成員孟鵬認為,企業在品牌塑造過程中,首先需要思考的是賦予產品能夠打動客戶、同時又能有效與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的獨特價值。
尋求差異化,四川企業已經開始嘗試。今年,卡美多鞋業開起了“O2O”線下體驗店,公司將采用線上線下同價的方式,增加體驗服務,為消費者帶去更便捷的購物體驗。“線下體驗店更多的是提供試穿體驗、售后服務等。希望通過更好的服務,塑造品牌獨特價值。”劉鷹說。
對于瀘州老窖來說,品牌帶來的影響力已超越白酒范疇,成為今年中國資本市場上的“現象級”品牌。資料顯示,2017年瀘州老窖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2.8億元,同比增長23.03%;凈利潤19.97億元,同比增長33.11%。
近年來,四川對“四川造”品牌的培育力度連年加強。目前,全省創建省級質量強市示范市11個,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4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1個、地理標志商標31個和國家產業集群區域品牌試點單位6個、“全國品牌培育示范企業”3個。
品牌如何立得住?
立品牌靠特色,立住品牌靠品質
品牌創出來,還得在市場上立得住。立品牌,首先需要產品有與眾不同之處。
“麻辣鮮香、辣而不燥的特色讓川北涼粉成為南充的一張名片,從1994年注冊商標到2003年逐漸在全國打開銷路,川北涼粉品牌越來越響。”據川北涼粉飲食文化有限公司成都片區負責人劉勇介紹,為保持川北涼粉的特色,該公司全國的兩百多家直營店和加盟店,產品原材料都實行統一生產、加工和配送管理。
立品牌靠特色,而要讓品牌立得住靠的則是品質。這一點,劉勇深有體會。
“品牌的建設重中之重在質量,要始終繃緊質量、安全弦。”劉勇說,川北涼粉這個品牌要立得住,品質是核心。為此,公司統一收購優質豌豆、紅薯等原材料、統一加工,形成了從田間到餐桌產業鏈全程可控運作模式。另外,公司還將建立川北涼粉飲食文化產業園新基地,“川北涼粉是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文化植入產品中,更加提升了產品的品質。”劉勇說。
“質量和品牌是企業的生命和靈魂。”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四川工業經濟正駛上轉型升級“快車道”,解決部分企業“有質量無品牌,有質量無市場”等問題“迫在眉睫”。近年來,四川一直堅持“轉型才能更好發展,后發也要高點起步”理念,不遺余力推動工業發展保持中高速、產業邁向中高端。
據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提質量”“創品牌”已成為廣大工業企業發展的主攻方向。為此,四川堅持把質量品牌工作作為深化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和建設先進制造強省的“生命線”,積極開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和“質量品牌診斷”“質量品牌專業人才培養”等活動,加快區域品牌建設,加力“四川造”品牌培育,構筑“工業品牌”高地。
如何持續保持品牌生命力?
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積極擁抱國際化
市場競爭大浪淘沙,有些品牌不可避免成為過往。
在經驗交流會上,如何讓品牌保持長久的生命力,成為與會人員切磋討論的主題之一。
“加大科研技術投入、不斷研發新產品,為老品牌注入新元素。”會上,成都地奧集團法務部副經理李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地奧是四川本土老牌制藥公司,現已成為四川大型骨干制藥企業,是國內實力強的藥物研制、中試、生產基地之一。“我們集團先后被授予全國創新型企業、國家實施火炬計劃先進高新技術企業,‘地奧’商標還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李林說,地奧之所以能不斷進步,離不開與時俱進和不斷創新,公司一直在加大人才引進和科研技術投入,不斷研發新產品,為企業品牌注入新活力。
品牌要保持活力,還要主動“走出去”。“四川造”要邁向中高端,就要在國際競爭中鍛造實力,在與世界品牌的對標中追趕超越。
“‘走出去’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我們每年都要參加10多個政府舉辦的展覽活動,國內外都有,今年已經有海外的訂單了。”劉勇說,通過政府搭建的平臺,企業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走出去”也容易多了。
記者從省經信委相關處室獲悉,近年來,四川為打造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喊得響、叫得亮的“四川制造”,實施了“工業品牌孵化戰略”“四川工業品牌全球傳播戰略”等,引進知名品牌培育服務機構,指導幫助全省工業企業品牌建設,大大提升了“四川造”品牌的美譽度和附加值。此外,省經信委還安排了工業發展專項資金近億元,專門用于工業企業市場開拓補貼和獎勵,支持企業開拓省內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